媒体报道

对接工业4.0 中德(欧)产业发展基金成立

发布时间 :2017/03/31 发布者 :宝安产业集团

  
昨日上午,宝安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宝安区中德(欧)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预计5年内将直接撬动资金500亿元、间接引导社会资金1000亿元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引导50个以上具有德国元素的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宝安,助推宝安产业升级。昨日上午,宝安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宝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广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中德(欧)产业发展基金合作协议。

 

      广晟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许光,广晟公司副总经理、广晟金控董事长王立新,宝安区委书记黄敏、区长姚任,区领导郭子平、蔡英权、高志远等见证签约。

 

      引导基金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作为产业大区,宝安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紧紧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新时期,宝安以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提出了以“宝安智造”为转型方向,积极引导发展高质量、高价值、高利润的产业,以一流质量、一流标准,推动产业华丽转型。

 

      2016年8月,宝安产业集团开始着手筹建中德(欧)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中德基金),目的是通过基金引导,加强中德企业互动合作,推进“宝安智造”与德国“工业4.0”对接,通过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筹集资金,同时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及优秀的管理经验,推动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及技术发展。

 

      规划打造千亿级基金集群

 

      据悉,中德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规模初定100亿元,以非公开方式募集社会资金,以市场化方式封闭运作。中德基金主要支持宝安区企业引进德国中高端资源技术,投资领域包括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将通过兼并收购、股权投资、购买技术专利、获取技术授权等形式,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端技术项目落户宝安,扶持有德国元素的本地企业做大做强。

 



      预计5年内,中德基金将直接撬动资金500亿元、间接引导社会资金1000亿元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同时引导50个以上具有德国元素的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宝安,并为全区企业赴德进行兼并收购、股权投资、购买技术专利提供支持,实现“取德国之长、补宝安之短、创宝安之新”。

 

      未来几年内,除中德基金外,宝安还将设立太赫兹产业发展基金,同时以项目为导向,发起设立“智能制造”“海上丝路”“一带一路”等子基金,在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充分发挥宝安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形成一个总管理规模达千亿级别的基金集群。

 

      探路引导基金“1+N”合作模式

 

      此次与宝安区合作设立中德基金的广晟公司系省直属国企,该公司在中德投资领域方面曾与揭阳市、佛山市合作,有着丰富的并购投资经验。广晟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许光表示,希望双方能以此次签署协议为契机,开展更深层次、更高领域、更广范围的合作。

 

      “今天设立的引导基金是‘1’,希望以后能有‘N’种合作。”黄敏说,宝安可与广晟公司建立“1+N”的合作模式,通过中德基金带动若干产业项目合作,携手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同时,希望双方加快推动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宝安,积极参与宝安的治水提质、城市更新、基础设施等建设。黄敏介绍,宝安一手抓厚植优势,以“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引领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把深化对德(欧)合作作为重要抓手,成立深圳市宝安中德(欧)产业发展合作联盟,加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高位对接德国“工业4.0”,全力打造“深圳质量、宝安智造”新标杆;一手抓补齐短板,深化治水提质,全力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尺度+大榕树(大项目)+大规划+大统筹+大创新”五大策略为特征的城市更新,引领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推动宝安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姚任说,中德基金将直接为高端产业服务,助推宝安“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先行区建设,希望宝安区与广晟公司一起共创伟业。

 (宝安日报记者 王悦/文 雷小舟/图)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 深圳市宝安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辅三路金港商务大厦22楼  邮编:518000

粤ICP备17102626号